赴汤投火 fù tāng tóu huǒ

abcd式
拼音fù tāng tóu huǒ
注音ㄈㄨˋㄕㄤㄊㄡˊㄏㄨㄛˇ
繁体赴湯投火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赴汤投火的解释
形容不怕牺牲,勇敢地投入到艰难或危险的工作中。
出处

1.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曰:“吾所以降汉者,为天下除暴耳。今操弄权,欲危社稷,吾当与之决战,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寓意
表达一种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进。
列子

1.

为了救出被困的孩子,消防员们赴汤投火,毫不犹豫地冲进火场。

2.

在野外探险中,队员们为了寻找失踪的同伴,赴汤投火,展现了无畏的精神。

3.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志愿者们赴汤投火,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4.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护林员们赴汤投火,不惜一切代价与盗伐者作斗争。

5.

在实验室发生危险时,科研人员赴汤投火,努力控制局面,避免更大损失。

6.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44回:“小的蒙爷高抬举,~亦甘心。”

赴汤投火的翻译
德语
durch Feuer und Wasser gehen
日语
火の中にも水の中にも飛び込む
法语
affronter le feu et l'eau
英语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赴汤投火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走,卜声。从“走”的字、多与“跑”、“走”有关。本义:奔向,奔赴。多指奔向危险的地方)。
2:同本义。
3:前往;去;到;至,到达。
4:报丧(古人讣告字只作赴者,取急疾之意。)。
5:跳进,举身投入。
6:投身;参与。
7:向前倾跌。
tāng
1:(形声。从水,昜(yáng)声。本义:热水;开水)。
2:同本义。
3:煮东西的汁液,菜汤。
4:汤池,护城河。
5:古州名。
6: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7: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8:山名。
9: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0: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1:温泉
12:姓。
tàng
1:加热。
2:触,碰。
3:遇上,碰上。
shāng
1: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2:广大貌;浩茫貌
3:形容非常流利
tóu
1:(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2:同本义。
3:跳进去;投入(专指自杀行为)。
4:投弃,抛弃。
5:投奔。前往依靠别人。
6:投宿,临时住宿。
7:顿,用力往下踩。
8:投入,投进。
9:投壶的省称。中国古代宴会时的游戏。设特制之壶,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饮。
10:骰子。赌具 。骨制,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掷之以决胜负。点着色,故也称“色子”。
11:表示方位、方向,相当于“朝”、“向”。
12:姓。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赴汤投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tāng tóu huǒ)。abcd式组合,赴汤投火意思是:形容不怕牺牲,勇敢地投入到艰难或危险的工作中。 表达一种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精神,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