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癞之疾 jiǎ lài zhī jí

abac式
拼音jiǎ lài zhī jí
注音ㄐㄧㄝˋㄌㄚˋㄓㄐㄧˊ
繁体疥癩之疾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疥癞之疾的解释
比喻非常恶劣、难以医治的疾病或社会中的丑恶现象。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疥癞之疾,何足挂意!”

2.

语出《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谓善也;如有疥癞之疾,而不急治之,疾将益甚。'
寓意
提醒人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列子

1.

这个社区的治安问题已经到了疥癞之疾的地步,必须要采取措施了。

2.

他的坏习惯已经成了疥癞之疾,短时间内很难改掉。

3.

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了疥癞之疾,需要彻底改革。

4.

这个家庭的矛盾已经到了疥癞之疾的地步,急需调解。

5.

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到了疥癞之疾的地步,必须要引起重视。

疥癞之疾的翻译
德语
eine chronische und unheilbare Krankheit
日语
慢性で不治の病
法语
une maladie chronique et incurable
英语
a chronic and incurable disease
疥癞之疾的字意分解
jiè
1:疥疮,一种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又名“疥癣”。
2:隔日疟。
lài
1:(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赖声。本义:病名。即“麻疯”)。
2:麻风病
3:[方言] 恶疮;顽癣
4:脏。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轻微的叫疾。
3:泛指病。
4:疫疠;发生疫疠。
5:痛苦;忧患。
6:缺点,毛病,瑕疵。
7:快速;急速。
8:敏捷;轻快。
9:急剧而猛烈。
10:强大,宏大。
11:患病,生一般的病。
12:厌恶;憎恨。
13:嫌怨。
14:妒忌。
15:忧虑。

疥癞之疾,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 lài zhī jí)。abac式组合,疥癞之疾意思是:比喻非常恶劣、难以医治的疾病或社会中的丑恶现象。 提醒人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