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而光 yī sǎo ér guāng

abac式
拼音yī sǎo ér guāng
注音ㄧㄙㄠˋㄦˊㄍㄨㄤ
繁体一掃而光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一扫而光的解释
形容一扫而空,没有剩下任何东西,常用于描述某物被迅速而彻底地消耗或清除。
出处

1.

宋·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2.

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玄德一扫而光,了无孑遗。'
寓意
强调某事物的迅速消失或被彻底清除,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
列子

1.

聚会上的美食被大家一扫而光,真是太好吃了。

2.

他刚买的新书,朋友们借走后一扫而光。

3.

超市打折商品被顾客们一扫而光,货架上空空如也。

4.

孩子们在生日派对上把蛋糕一扫而光,吃得开心极了。

5.

冰箱里的零食被弟弟妹妹一扫而光,一点也没剩下。

6.

吴荪甫微笑地回答,脸上的阴沉气色又~了。 ★茅盾《子夜》

一扫而光的翻译
德语
vollständig wegfegen
日语
一掃してしまう
法语
balayer complètement
英语
sweep away completely
一扫而光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sǎo
1:(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同本义。
3:掠过。
4:清除,消灭。
5:画,染。
6:祭扫。
7:飞快地书写。
sào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guā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同本义。
3:色泽;光彩。
4:荣耀;昭著。
5:光阴,时光。
6:景色。
7:称人来访的敬词。
8:光明,明亮。
9:光滑。
10:裸露。
11:(guǎng)。广大,宽阔。
12:照耀。
13:增辉,发扬光大。

一扫而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sǎo ér guāng)。abac式组合,一扫而光意思是:形容一扫而空,没有剩下任何东西,常用于描述某物被迅速而彻底地消耗或清除。 强调某事物的迅速消失或被彻底清除,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