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可见 liǎo bù kě jiàn

abcd式
拼音liǎo bù kě jiàn
注音ㄌㄧㄠˇㄅㄨˋㄎㄜˋㄐㄧㄢˋ
繁体瞭不可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了不可见的解释
形容事物或景象模糊不清,看不清楚。
出处

1.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果复重来,发声如前。闻,便闭户,周旋室中,了无所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十八:“母语之,灵铣驰求之,了无所见。”

2.

出自《庄子·齐物论》:'大而无当,万物有所终始,吾恶知其所以然?故吾曰:了不可见。'
寓意
提醒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环境和条件的影响,避免误判。
列子

1.

雾气弥漫,远处的山峰了不可见。

2.

夜色太浓,路灯下的小径了不可见。

3.

画作上的细节由于年代久远,了不可见。

4.

舞台上的演员因为灯光效果,了不可见。

5.

老照片上的面孔由于保存不当,了不可见。

6.

求所谓安亭江者,~。 ★明·归有光《水利后论》

了不可见的翻译
德语
undeutlich
日语
見えにくい
法语
indistinct
英语
indistinct
了不可见的字意分解
liǎo
1:(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手弯曲。
3: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4:结束,了结。
5:聪敏,颖慧。
6:明亮,光亮。
le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jià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7:看法,见解。
8: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9: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xiàn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了不可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ǎo bù kě jiàn)。abcd式组合,了不可见意思是:形容事物或景象模糊不清,看不清楚。 提醒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注意环境和条件的影响,避免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