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隐若现 ruò yǐn ruò xiàn

abac式
拼音ruò yǐn ruò xiàn
注音ㄖㄜˇㄖㄜˇㄧㄣˇㄖㄜˇㄖㄜˇㄒㄧㄢˋ
繁体若若隱若若現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若隐若现的解释
形容事物时隐时现,不很清晰,似有似无的状态。
出处

1.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五:“伸着头往外张望,见两盏红灯,若隐若现。”

2.

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若隐若现,参差掩映。'
寓意
表达事物或现象的朦胧、模糊状态,常用来增加艺术或文学作品的美感和神秘感。
列子

1.

夜晚的山间,月光下树影若隐若现,十分迷人。

2.

雾气弥漫的清晨,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3.

在舞台灯光的变换下,舞者的身影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

4.

湖面上升起的薄雾,使得对岸的景色若隐若现。

5.

在微风中,花朵的影子在墙上若隐若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6.

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

若隐若现的翻译
德语
kaum wahrnehmbar
日语
かすかに見える
法语
à peine perceptible
英语
faintly discernible
若隐若现的字意分解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yǐn
1:藏匿;隐蔽。
2:隐瞒。
3:隐测,审度。
4:怜悯。
5:隐逸不出。
6:塞,堵塞。
7:隐没;熄灭。
8:精深;微妙。
9:用同“稳”(wěn)。安稳;稳定。
10:威重的样子,深沉稳重。
11:殷盛。
12:矮墙。
13:痛苦;疾苦。
14:隐居的人。
15:隐语。
16:隐衷,隐情。
17: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
18:暗暗地。
19:姓。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xiàn
1:(形声。从玉,见声。本义:出现)。
2:同本义(明显看得见)。
3:见。
4:玉光。
5:次于玉的石。
6:现在,眼前。

若隐若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uò yǐn ruò xiàn)。abac式组合,若隐若现意思是:形容事物时隐时现,不很清晰,似有似无的状态。 表达事物或现象的朦胧、模糊状态,常用来增加艺术或文学作品的美感和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