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文章的解释
形容勇敢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出处
1.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6回:“至于品德文章,令郎自有家传。”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公曰:“吾有何德,敢当此任?但既受命,敢不尽心!”' 后世以此形容勇于担当。寓意
强调勇气和责任感,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勇于承担。
列子
1.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他勇敢担当,带领团队渡过了难关。2.
在紧急关头,她勇敢担当,独自照顾生病的家人。3.
他勇敢担当,主动承担了项目的主要责任。4.
在比赛中,他勇敢担当,带领队伍取得了胜利。5.
面对同学的欺负,他勇敢担当,保护了弱小的同学。品德文章的翻译
德语
mutig Verantwortung übernehmen
日语
勇気を持って責任を引き受ける
法语
assumer courageusement la responsabilité
英语
bravely take on responsibility
品德文章的字意分解
pǐn
1:(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同本义。
3:齐一,相同。
4:事物的种类。
5:等级。
6: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7:格调。
8:法式, 法则。
9: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0: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1:评价,衡量。
12:姓。
dé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zhāng
1:(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同本义。今称“乐章”。
3:棵;根。
4: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5: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6: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7:法规;规章。
8:法律条目。
9:印章。
10:标记;徽章。
11:指旌旗。
12: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13:大木材。
14:彰明,明显,显著。
15:条理化。
16:显示;表明。
17:彰明,表彰。
18:上奏章告发。
19:姓。

品德文章,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ǒng gǎn dān dāng)。abac式组合,品德文章意思是:形容勇敢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强调勇气和责任感,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勇于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