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而明 chá chá ér míng

aabb式
拼音chá chá ér míng
注音ㄔㄚˊㄔㄚˊㄔㄚˊㄔㄚˊㄦˊㄇㄧㄥˊ
繁体詧詧詧詧而明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察察而明的解释
形容观察仔细并且能够清楚明白地理解事物的状态。
出处

1.

《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2.

出自《汉书·贾谊传》:'察察而明,审而察之。'
寓意
强调观察的细致入微和理解的透彻清晰,鼓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列子

1.

他察察而明地发现了实验中的细微错误。

2.

在考古现场,专家们察察而明地辨认出文物的年代。

3.

她察察而明地分析出市场的变化趋势。

4.

老师察察而明地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

5.

他察察而明地观察到自然界中的微妙变化。

6.

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闇,勿~。 ★《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

察察而明的翻译
德语
klar und einsichtig
日语
明察
法语
clair et perspicace
英语
clear and insightful
察察而明的字意分解
chá
1:(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2:同本义。
3:明察,知晓。
4:调查;考察。
5:分辨。
6: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7:明显;精明。
chá
1:(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2:同本义。
3:明察,知晓。
4:调查;考察。
5:分辨。
6: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7:明显;精明。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míng
1:(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2: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3:明白,清楚。
4:圣明,明察,明智。
5:明显,明确。
6:明艳, 鲜明。
7:照亮。
8:点燃,点亮。
9:懂得,了解。
10:阐明,表明。
11:明确。
12:受。
13:结盟。
14:白昼,白天。
15:人世,阳世。
16:眼睛,视力。
17:明朝 。(1368—1644年)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
18:声名、名誉。
19:名分,地位身分。
20:公开。
21:姓。

察察而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á chá ér míng)。aabb式组合,察察而明意思是:形容观察仔细并且能够清楚明白地理解事物的状态。 强调观察的细致入微和理解的透彻清晰,鼓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