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的解释
形容人多拥挤,地方狭小,无法自由活动。
出处
1.
元·李文蔚《燕青捕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的老婆。”2.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这小小一间屋子,如何能容得许多人?真是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寓意
强调拥挤的环境,提醒人们在人多的地方要保持耐心和礼貌。
列子
1.
地铁高峰期真是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挤得我都快喘不过气来。2.
商场打折的时候,人多得像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简直寸步难行。3.
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蜂拥而出,场面就像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4.
在火车站候车室里,旅客们像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挤得满满当当。5.
节假日去景区,游客多得像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排队都要排好几个小时。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的翻译
德语
gedrängt wie die Ölsardinen
日语
鰯の缶詰のよう
法语
bondé comme des sardines
英语
packed like sardines
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的字意分解
quán
1:(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同本义。
3:弓弩。
4:屈曲;卷曲。
5:勇壮。
6:诚挚。
7: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8: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9:姓。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zhàn
1:(形声。从立,占声。本义:直立)。
2:站立,直立。以基本直立的姿势用双脚或一脚支撑自己。
3:蒙古语的音译。驿站,古时传递军政文书的人中途换马、食宿或转递之所 。元代驿站称“站赤”,省称“站”。明改站为“驿”,清代“驿”、“站”并称。

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uán tóu shàng zhàn rén, bì zǐ shàng zǒu mǎ)。abac式组合,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意思是:形容人多拥挤,地方狭小,无法自由活动。 强调拥挤的环境,提醒人们在人多的地方要保持耐心和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