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入芦圩,不知深浅的解释
比喻初次进入某一领域或环境,对其中的情况不了解,常用来形容对新事物或新环境的陌生和不确定。
出处
1.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我若把功曹的言语实实告诵师父,师父他不济事,必就哭了;假若不与他实说,梦着头,带着他走,常言道乍入芦圩,不知深浅。”2.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后演变为成语。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新环境时要保持谦虚和谨慎,慢慢适应。
列子
1.
刚到新公司上班,他乍入芦圩,不知深浅,只能慢慢摸索。2.
第一次参加绘画班,她乍入芦圩,不知深浅,只能先从基础学起。3.
来到陌生的城市旅游,他乍入芦圩,不知深浅,只能向当地人请教。4.
刚开始学习编程,他乍入芦圩,不知深浅,只能一步步地练习。5.
进入新的社团活动,她乍入芦圩,不知深浅,只能先观察其他成员的做法。乍入芦圩,不知深浅的翻译
德语
wie ein Fisch auf dem Trockenen
日语
水を得ず
法语
comme un poisson hors de l'eau
英语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的字意分解
zhà
1:(会意。小篆字形,从亡从一。本义:忽然)。
2:同本义。
3:刚;才。
4:初;开始。
5:正;恰。
6:或者。
7:宁可。
8:因害怕而颤动。
9:耸;竖。
10:俏丽的。
r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lú
1:(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2: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 rù lú wěi, bù zhī shēn qiǎn)。abac式组合,乍入芦圩,不知深浅意思是:比喻初次进入某一领域或环境,对其中的情况不了解,常用来形容对新事物或新环境的陌生和不确定。 提醒人们在面对新环境时要保持谦虚和谨慎,慢慢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