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金毁骨 shuò jīn huǐ gǔ

abac式
拼音shuò jīn huǐ gǔ
注音ㄕㄨㄛˋㄐㄧㄣㄏㄨㄟˇㄍㄨˇ
繁体鑠金毁骨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烈日炎炎
  • 酷暑难当
  • 火力凶猛
反义词
铄金毁骨的解释
形容高温极热,可以熔化金属,烧毁骨头。比喻非常炎热或火力极强。
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2.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唯是瞍赋,瞽亦同违,或异闻于钟鼓,或侑酒于宗庙,或燎于郊,或燔于社,各展其职,以从先王之乐。' 后人引申为极热之喻。
寓意
强调极端高温的威力,提醒人们注意高温环境的危险性。
列子

1.

夏天的正午,太阳高照,热得让人感觉铄金毁骨。

2.

炼钢炉内的温度高得令人感到铄金毁骨。

3.

在沙漠中行走,烈日下的高温真是铄金毁骨。

4.

火山喷发时,熔岩的温度高得让人感觉铄金毁骨。

5.

烤箱里的温度高得让人感觉铄金毁骨,烤出的面包香气四溢。

6.

今仕涂颠陨于~之日。 ★明·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

铄金毁骨的翻译
德语
Metall schmelzen und Knochen zerstören
日语
金を熔かし骨を焼く
法语
fondre le métal et détruire les os
英语
melt metal and destroy bones
铄金毁骨的字意分解
shuò
1:(形声。从金,乐声。本义:熔化)。
2:同本义。
3:销毁。
4:削弱。
5:渗入。
6:明亮,光明。
jīn
1:(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3: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4:刀、剑、箭等兵器。
5:犁铧头。
6:钏、镯一类妆饰品。
7:化学元素名。金子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8:钱财;货币。
9:星名。金星的简称。
10:朝代名 。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11:古州名 。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12:古代货币单位。
13: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14:比喻声音美妙。
15:姓。
huǐ
1:(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2:毁坏;破坏。
3:哀毁,旧指居丧时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4:废除,除去。
5:败坏;灭。
6:掉落。
7:毁谤。
1:(会意。从冎(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同本义。
3: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4:人的品质、气概。
5: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6:比喻瘦劲的书体。
1:尚未开放的花朵。
2:表示声、形、动作。

铄金毁骨,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uò jīn huǐ gǔ)。abac式组合,铄金毁骨意思是:形容高温极热,可以熔化金属,烧毁骨头。比喻非常炎热或火力极强。 强调极端高温的威力,提醒人们注意高温环境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