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三昧的解释
形容一种深邃的境界或状态,常指对某事物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出处
1.
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2.
出自《六祖坛经》,原意指禅宗修行达到的一种境界。寓意
强调对某事物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体现一种高深的境界。
列子
1.
他通过长时间的练习,终于对这门艺术达到了此中三昧。2.
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她体会到了作者的此中三昧。3.
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对这项技术已经达到了此中三昧。4.
在学习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了老师讲课的此中三昧。5.
通过反复的实践,他终于掌握了这项技能的此中三昧。6.
好在九公已得~,看他不费吹灰之力,何不略将大概指教。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此中三昧的翻译
德语
das Wesen der Sache
日语
その中の三昧
法语
l'essence de la chose
英语
the essence of the matter
此中三昧的字意分解
cǐ
1:(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2: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3:如此,这般。
4:乃;则。
zhō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7: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8:内心。
9:内脏。
10:中介人。
11:中等。
12:容易。
13:合适,适当。
14:不偏不倚,正。
15:忠诚。
16:姓。
zhòng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7:满,充满。
8:位居第二的。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mèi
1:(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2:同本义。
3:眼不明的样子。
4:愚昧;糊涂。
5:掩蔽;欺骗。
6:违背。
7:冒犯。

此中三昧,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ǐ zhōng sān mèi)。abcd式组合,此中三昧意思是:形容一种深邃的境界或状态,常指对某事物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强调对某事物的深入理解和领悟,体现一种高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