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云的解释
形容说话或文章没有条理,内容空洞,让人听不懂或看不懂。
出处
1.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2.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知所云。”'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逻辑和条理,否则容易引起误解。
列子
1.
听了他那不知所云的演讲,大家都感到很失望。2.
这篇文章内容不知所云,实在难以理解。3.
他讲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大家都听得一头雾水。4.
在讨论会上,他的发言不知所云,让人摸不着头脑。5.
她写的信不知所云,我完全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6.
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的翻译
德语
unverständlich
日语
意味不明
法语
incompréhensible
英语
incomprehensible
不知所云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suǒ
1:(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2:“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3:地方。
4: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5:着落;结果。
6:表示结构。
7: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8: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9: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10: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11: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12: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13: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14:用于建筑物。
15:尚,还。
16:大约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17: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18: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19:许多的,多种的。
20:可以的。
yún
1:(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2:同本义。
3: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4:比喻轻柔舒卷如云之物。
5:借指高空。
6:云南省的简称。
7:比喻盛多。
8:比喻高。
9:说。
10:有。
11:为,是。
12:旋。
13:无实在意义。
14:如此;这样。
15:姓。

不知所云,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zhī suǒ yún)。abcd式组合,不知所云意思是:形容说话或文章没有条理,内容空洞,让人听不懂或看不懂。 提醒人们在表达时要注意逻辑和条理,否则容易引起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