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佛骂祖 hē fó mà zǔ

abac式
拼音hē fó mà zǔ
注音ㄏㄜㄈㄛˊㄇㄚˋㄗㄨˇ
繁体訶佛駡祖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诃佛骂祖的解释
形容对佛教和祖先极度不敬的言行,常用来形容人的狂妄无礼。
出处

1.

元·许谦《与赵伯器书》:“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这才叫作‘诃佛骂祖’呢。”
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敬宗教和祖先,保持礼貌和谦卑。
列子

1.

他因为一点小事就对长辈出言不逊,真是诃佛骂祖。

2.

在寺庙里大声喧哗,简直就是诃佛骂祖的行为。

3.

小明对祖先的画像不敬,真是诃佛骂祖。

4.

他居然敢对佛像不敬,这不是诃佛骂祖是什么?

5.

在祭祖时嬉笑打闹,真是诃佛骂祖。

6.

以乞儿市驵之为,而袭~之迹。 ★清·钱谦益《题佛海上人卷》

诃佛骂祖的翻译
德语
gegen Buddha und die Ahnen lästern
日语
仏を罵り先祖を呪う
法语
blasphémer contre Bouddha et les ancêtres
英语
blaspheme against Buddha and ancestors
诃佛骂祖的字意分解
1:(訶)。
2:〔~子〕青果,常绿乔木,果实像橄榄,可入药。亦称“藏(。
3:
1: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2:佛教。
3:佛像。
4:比喻慈悲的人。
5:佛经。
1:违背。
2:——见“仿佛”(fǎngfú)。
1:(形声。从吅&X({xuān}),马声。吅,喧闹声。本义:用粗语或恶意的话侮辱人)。
2:同本义。
3:增益
4:痛斥。
1:(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2:同本义。
3:祖父。
4:祖宗 ;祖先;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
5:祖师。指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
6:帝王的庙号 。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汉高祖,唐称李渊为唐高祖。
7:初,开始。亦指事物的本源。
8:效法;承袭。
9:熟悉。
10: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
11:姓。

诃佛骂祖,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ē fó mà zǔ)。abac式组合,诃佛骂祖意思是:形容对佛教和祖先极度不敬的言行,常用来形容人的狂妄无礼。 提醒人们要尊敬宗教和祖先,保持礼貌和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