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自得 táo rán zì dé

abcd式
拼音táo rán zì dé
注音ㄊㄠˊㄖㄢˊㄗˋㄉㄜˊ
繁体陶然自得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陶然自得的解释
形容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宁静或自然的环境中感到愉快和满足。
出处

1.

宋·苏轼《杨绘可知徐州》:“坐废十年,陶然自得。”

2.

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陶然自得,非我而谁?'
寓意
强调在宁静和自然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倡导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他在山间小屋里,陶然自得地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2.

退休后,她每天在花园里陶然自得地修剪花草。

3.

周末,他陶然自得地在湖边垂钓,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4.

她在书房里陶然自得地阅读,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5.

他们在乡村小路上陶然自得地散步,感受着田园的风光。

陶然自得的翻译
德语
zufrieden und entspannt
日语
陶然自得
法语
content et à l'aise
英语
content and at ease
陶然自得的字意分解
táo
1:(形声。从阜,匋(táo)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2: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3:瓦器,陶器。
4:制作瓦器。
5:陶冶,化育。
6:烤灼,炎炽。
7:快乐。
8:姓。
yáo
1:窑灶。
rán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7:形成。
8:宜;合适。
9:但是,然而。
10:于是。
11:是,对 假借为嘫。
12:如此,这样,那样。
13: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14: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1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16:姓。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7:在;于。
8:自然,当然。
9:本是;本来。
10:仍旧,依然。
11:亲自。
12:别自、另外。
13:假如,苟。与“非”连用。
14:即使,虽。
15:却,可是。
16:因为,由于。
17:用。
18:是。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7:适,合。
8:具备。
9:,恩惠,感恩。
10:助动词。能,能够。
11:得意,满足。
12:看到。
13:收获,心得。
14:德,道德,有德之人。
15:必须,应该。
16:合适;正确。
de
děi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陶然自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áo rán zì dé)。abcd式组合,陶然自得意思是:形容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宁静或自然的环境中感到愉快和满足。 强调在宁静和自然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倡导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