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抃牛的解释
形容力气大,能够举起沉重的鼎和大牛。用来比喻某人力大无穷,能力超群。
出处
1.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2.
出自《庄子·徐无鬼》,原文为“扛鼎抃牛,人力之所不能及也。”寓意
强调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激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
列子
1.
小明的爸爸扛鼎抃牛,轻松地搬走了家里的重物。2.
在运动会上,扛鼎抃牛的张强赢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3.
传说中的大力士扛鼎抃牛,连最重的石碑都能举起。4.
在农村,扛鼎抃牛的李叔被大家称为“力王”。5.
为了搬家,扛鼎抃牛的小刘一个人就搬完了所有的家具。6.
汉·扬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非绝力也?”扛鼎抃牛的翻译
德语
stark wie ein Ochse
日语
牛のように強い
法语
fort comme un bœuf
英语
strong as an ox
扛鼎抃牛的字意分解
dǐ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biàn
1:鼓掌。
2:击;搏。
3:顿,踏。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扛鼎抃牛,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áng dǐng pēn niú)。abac式组合,扛鼎抃牛意思是:形容力气大,能够举起沉重的鼎和大牛。用来比喻某人力大无穷,能力超群。 强调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激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