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不返的解释
形容离开后不再回来,常用来描述一种永久的离别或消失。
出处
1.
《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
出自《诗经·邶风·北门》中的“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矣哉,勿复尔思,彼人是哉?子曰:‘一去不返。’”寓意
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离别和变化要有心理准备。
列子
1.
朋友们在机场送别小王,他一去不返地离开了故乡。2.
毕业后,许多同学都一去不返地离开了校园。3.
那只鸟儿飞走了,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回来。4.
他离开公司后,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回来过。5.
老人们常说,青春是一去不返的岁月。6.
不想过了几天,金寓做了黄鹤,~。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一去不返的翻译
德语
für immer gegangen
日语
二度と戻らない
法语
parti pour toujours
英语
gone forever
一去不返的字意分解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qù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fǎn
1:(形声。从辵,反声。字本作“反”。本义:回归,返回)。
2:同本义。
3:归还。
4:更换。

一去不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qù bù fǎn)。abcd式组合,一去不返意思是:形容离开后不再回来,常用来描述一种永久的离别或消失。 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离别和变化要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