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叟失马 běi sǒu shī mǎ

abac式
拼音běi sǒu shī mǎ
注音ㄅㄟˇㄙㄡˇㄕㄇㄚˇ
繁体北叟失馬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北叟失马的解释
比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形容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体现了逆境中蕴含的机遇。
出处

1.

《旧唐书·萧瑀传》:“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2.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世常用此典故来比喻祸福相依。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幸时要保持乐观,因为坏事可能转化为好事。
列子

1.

小明丢失了心爱的玩具,但他在寻找过程中认识了新朋友,真是北叟失马。

2.

公司项目失败了,但因此调整了战略方向,反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真是北叟失马。

3.

她因车祸住院,却在医院遇到了未来的丈夫,真可谓北叟失马。

4.

老王丢了工作,但在新的行业中找到了更好的机会,真是北叟失马。

5.

学生考试失利,但因此发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问题,调整后成绩大幅提升,真是北叟失马。

6.

~的事情也未必不发生。

北叟失马的翻译
德语
ein Segen im Unglück
日语
禍転じて福となす
法语
un mal pour un bien
英语
a blessing in disguise
北叟失马的字意分解
běi
1:方位名。与“南”相对。
2:败逃的军队。
3:败北。
4:败逃。
5:姓。
sōu
1:叟叟:淘米声。
sǒu
1:(会意。本作“叜”。意谓手拿火把在室内搜索。本义:求)搜索;搜查。
2:“叟”。假借为“傁”,老的男人。也用作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叟族 中国汉至六朝时,对今甘肃东南部、四川西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等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泛称。
shī
1:(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同本义。
3:错过。
4:不自禁,忍不住。
5:违背。
6:遗漏。
7:迷失。
8:消失;消灭。
9:淫泆,放荡,放纵。
10:过错,错误。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北叟失马,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ěi sǒu shī mǎ)。abac式组合,北叟失马意思是:比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形容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体现了逆境中蕴含的机遇。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幸时要保持乐观,因为坏事可能转化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