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扰民的解释
形容无事生非,扰乱百姓生活,通常指一些不必要的活动或行为给普通百姓带来麻烦。
出处
1.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那班倚势作威的小人,都要生事扰民。”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生事扰民,民不堪命',意在批评统治者不当的作为。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举动,以免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列子
1.
小区里有人经常深夜喧闹,真是生事扰民。2.
为了庆祝活动搞得声势浩大,结果生事扰民,邻居们意见很大。3.
一些不必要的施工常常半夜进行,真是生事扰民。4.
商家为了促销搞得大张旗鼓,结果生事扰民,影响了附近居民的休息。5.
年轻人聚会时声音太大,吵得四邻不安,真是生事扰民。6.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那班倚势作威的小人,都要~。”生事扰民的翻译
德语
Ärger verursachen und die Menschen stören
日语
事を起こして民を悩ます
法语
causer des ennuis et déranger les gens
英语
cause trouble and disturb the people
生事扰民的字意分解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rǎo
1:(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2:同本义。
3:叨扰,指受人财物、饮食。
4:安抚;和顺。
5:驯养。
6:混乱;烦乱。
7:浑浊不清。
8:柔弱;顺从。
9:家畜。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生事扰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ēng shì rǎo mín)。abcd式组合,生事扰民意思是:形容无事生非,扰乱百姓生活,通常指一些不必要的活动或行为给普通百姓带来麻烦。 提醒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举动,以免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