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欺君的解释
形容误国害民、欺骗君王的行为,通常用来批评官员的失职和欺骗行为。
出处
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官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2.
出自《战国策·魏策三》:'误国欺君,罪莫大焉。'寓意
警示人们要忠于职守,不得利用职权进行欺骗和误国行为。
列子
1.
这位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误国欺君,最终被罢免官职。2.
他利用职权之便,误国欺君,结果受到法律的严惩。3.
历史上,误国欺君的官员往往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反面教材。4.
这位将领因为误国欺君,导致军队士气低落,战事失利。5.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常常通过误国欺君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6.
蔡京父子为宰相二十徐年,妒贤嫉能,贪婪无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误国欺君的翻译
德语
das Land täuschen und den Monarchen betrügen
日语
国を誤り君を欺く
法语
tromper le pays et le monarque
英语
mislead the country and deceive the monarch
误国欺君的字意分解
wù
1:谬误;错误。
2:耽误。
3:妨害。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qī
1:(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2:同本义。
3:又。
4:又。
5:欺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
6:欺压,欺侮。
jūn
1:(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3: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4: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夫妇之间的尊称。
6:主宰、统治。

误国欺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ù guó qī jun1)。abac式组合,误国欺君意思是:形容误国害民、欺骗君王的行为,通常用来批评官员的失职和欺骗行为。 警示人们要忠于职守,不得利用职权进行欺骗和误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