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殃民 wù guó yāng mín

abac式
拼音wù guó yāng mín
注音ㄨˋㄍㄨㄛˊㄧㄤㄇㄧㄣˊ
繁体誤國殃民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造福一方
  • 利国利民
  • 惠及百姓
误国殃民的解释
形容某人或某事的行为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出处

1.

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十五出:“切惟元老严嵩僭窃,权侔人主,误国殃民,奸谋久矣。”

2.

出自《史记·魏世家》,原文为“误国殃民,罪莫大焉。”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对国家和人民有害的行为,强调责任感和道德感。
列子

1.

这个项目因为设计上的重大失误,导致了误国殃民的后果。

2.

他因为贪污腐败的行为,造成了误国殃民的严重后果。

3.

某些不负责任的决策,往往会导致误国殃民的局面。

4.

历史上,许多误国殃民的官员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5.

如果不加强监管,某些企业的行为可能会误国殃民。

6.

这实在是~的事! ★郭沫若《孔雀胆》第二幕

误国殃民的翻译
德语
dem Land und seinem Volk schaden
日语
国を誤り民を殞ぼす
法语
nuire au pays et à son peuple
英语
harm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误国殃民的字意分解
1:谬误;错误。
2:耽误。
3:妨害。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yāng
1:(形声。从歺(è),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2: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误国殃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ù guó yāng mín)。abac式组合,误国殃民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事的行为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对国家和人民有害的行为,强调责任感和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