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山窜海的解释
形容为了逃避或寻找什么,不顾一切地到处乱跑,极言其慌张或急迫。
出处
1.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则夜起,带其所爱美人、骏马,欲投山窜海。'寓意
警示人们不要因为恐惧或急迫而失去理智,盲目行动。
列子
1.
小偷偷了东西后,投山窜海般逃跑,最终被抓获。2.
小狗被惊吓后,投山窜海地跑遍了整个院子。3.
他得罪了黑社会,投山窜海地躲避追杀。4.
为了找到丢失的宠物,主人投山窜海地寻找。5.
孩子们在捉迷藏游戏中,投山窜海地藏在各个角落。投山窜海的翻译
德语
in die Berge fliehen und sich im Meer verstecken
日语
山に逃げて海に隠れる
法语
se réfugier dans les montagnes et se cacher dans la mer
英语
flee to the mountains and hide in the sea
投山窜海的字意分解
tóu
1:(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2:同本义。
3:跳进去;投入(专指自杀行为)。
4:投弃,抛弃。
5:投奔。前往依靠别人。
6:投宿,临时住宿。
7:顿,用力往下踩。
8:投入,投进。
9:投壶的省称。中国古代宴会时的游戏。设特制之壶,宾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饮。
10:骰子。赌具 。骨制,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掷之以决胜负。点着色,故也称“色子”。
11:表示方位、方向,相当于“朝”、“向”。
12:姓。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cuàn
1:(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2:奔逃。
hǎi
1:(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3:海水。
4: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5: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6:大口,大嘴巴。
7:很多的。

投山窜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tóu shān cuàn hǎi)。abcd式组合,投山窜海意思是:形容为了逃避或寻找什么,不顾一切地到处乱跑,极言其慌张或急迫。 警示人们不要因为恐惧或急迫而失去理智,盲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