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乎言之 kǎi hū yán zhī

abcd式
拼音kǎi hū yán zhī
注音ㄎㄞˇㄏㄨㄧㄢˊㄓ
繁体慨乎言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慨乎言之的解释
形容言辞中充满了感慨和激情,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出处

1.

清·柴萼《梵天庐从录》:“庐山僧光熊哭兄诗云:‘身经刀过头方贵,尸不泥封骨始香。’沈着痛快,慨乎言之。”

2.

出自《论语·泰伯》中的“慨乎言之”,原意是孔子对曾点的话深表感慨。
寓意
表达对某事物的深切感慨和激情,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感恩生活。
列子

1.

听到老朋友的近况,他慨乎言之,感慨时光飞逝。

2.

在毕业典礼上,老师慨乎言之,回顾了学生们的成长历程。

3.

面对美丽的风景,他慨乎言之,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4.

读完这本小说,他慨乎言之,感受到作者的深刻用意。

5.

在家人团聚的时刻,他慨乎言之,感激亲情的温暖。

6.

管他死得值与不值,该与不该,谁还忍心批评他的是非得失呢?~!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一回

慨乎言之的翻译
德语
voller Emotion
日语
感慨深く
法语
plein d'émotion
英语
full of emotion
慨乎言之的字意分解
kǎi
1:(形声。从心,既声。本义:不得志而愤激)。
2:同本义。
3:疲惫的样子。
4:假借为“嘅”。感慨,叹息(因悲痛、不愉快而发出的叹息)。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同本义。
3:表示疑问或反诘。
4:相当于“吗”。
5: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6: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推测语气。
8: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9:表示商榷语气。
10:表示肯定语气。
11: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3: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14:于;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15:于;因为;由于;在于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16:于;按照;根据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1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18: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慨乎言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ǎi hū yán zhī)。abcd式组合,慨乎言之意思是:形容言辞中充满了感慨和激情,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表达对某事物的深切感慨和激情,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感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