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为己有 jù wèi jǐ yǒu

abcd式
拼音jù wèi jǐ yǒu
注音ㄐㄩˋㄨㄟˊㄐㄧˇㄧㄡˋ
繁体據爲己有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据为己有的解释
指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占为私有,通常带有贬义。
出处

1.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2.

出自《论语·学而》中的“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后人引申为占有他人之物。
寓意
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财物,切勿贪心占有他人东西。
列子

1.

他悄悄地把同学的铅笔据为己有,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2.

小明在玩具交换会上把别人的玩具据为己有,引起了大家的不满。

3.

她在图书馆借的书到期不还,实际上是据为己有了。

4.

公司里的同事发现有人把公用的文具据为己有,纷纷表示不满。

5.

小红把妈妈买的零食据为己有,不肯和弟弟妹妹分享。

6.

话说袁伯珍见王德黼的矿山苗旺,有利可图,便想夺他的利权,~。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

据为己有的翻译
德语
aneignen
日语
自分のものとする
法语
s'approprier
英语
appropriate
据为己有的字意分解
1:——“拮据”(jié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1:(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同本义。
3:依靠,凭借。
4:根据。
5:占有,占据。
6:按着。
7:安;定。
8: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2:天干的第六位。
3:借作“给”。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据为己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ù wèi jǐ yǒu)。abcd式组合,据为己有意思是:指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占为私有,通常带有贬义。 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财物,切勿贪心占有他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