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旅而归 zhèn lǚ ér guī

abac式
拼音zhèn lǚ ér guī
注音ㄓㄣˋㄌㄩˇㄦˊㄍㄨㄟ
繁体振旅而歸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振旅而归的解释
形容军队在完成任务后,凯旋归来,意气风发的样子。
出处

1.

《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资器山积,振旅而归。”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振旅而归,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寓意
强调完成任务后的荣耀感和成就感,鼓励人们为目标努力奋斗。
列子

1.

运动队在比赛中取得了冠军,振旅而归,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2.

探险队完成了艰难的任务,振旅而归,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3.

消防队员成功扑灭了大火,振旅而归,受到市民们的致敬。

4.

志愿者团队圆满完成了社区服务任务,振旅而归,感到非常满足。

5.

环保小组成功清理了河道,振旅而归,大家都感到非常自豪。

6.

岳及石他战于河滨,败之,斩他及其甲士一千五百级,赴河死者五千余人,悉收所虏,~。(《晋书·刘曜载记》)

振旅而归的翻译
德语
triumphale Rückkehr
日语
凱旋帰還
法语
retour triomphal
英语
triumphant return
振旅而归的字意分解
zhèn
1:(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2:同本义。
3:挽救;救治。
4:抖动;摇动。
5:举起;挥动。
6:震憾;震惊。
7:又。
8:整治,整顿 [reorganize]。
9:振作;奋起。
10:消除。
11:发出;生长。
12:姓。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2: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3:又。
4:军队。
5:在外的人,旅人。
6:旅行;旅途。
7:旅馆。
8:众人;众子弟。
9:次序。
10:脊骨。
11:寄居外地,旅居。
12:旅行。
13:俱,一同。
14:不种而生,野生。
15: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guī
1:(会意。从止,从婦省。本义:女子出嫁)。
2:同本义。
3:返回,回来。
4:归还。
5:辞官回家。
6:死。
7:合并;归依;归属;归到一处。
8:趋向;归向。
9:结算。
10:(kuì)。饷,赠送。
11:羞惭。
kuì

振旅而归,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èn lǚ ér guī)。abac式组合,振旅而归意思是:形容军队在完成任务后,凯旋归来,意气风发的样子。 强调完成任务后的荣耀感和成就感,鼓励人们为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