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文只事 piàn wén zhī shì

abcd式
拼音piàn wén zhī shì
注音ㄆㄧㄢˋㄨㄣˊㄓˇㄕˋ
繁体片文衹隻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条理分明
  • 系统完整
  • 连贯流畅
片文只事的解释
形容语言或文章简短、零碎,不成系统或不够完整。
出处

1.

《宋书·志序》:“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

2.

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为“其言之也,片文只事”,意指语言片段和零星的事物。
寓意
提醒我们在表达和写作时应注意完整性和系统性,避免片面和零散。
列子

1.

他的报告内容片文只事,缺乏系统性。

2.

这本书的资料片文只事,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她的日记片文只事,记录了生活的点滴。

4.

讨论时大家的发言片文只事,无法达成共识。

5.

他写的文章片文只事,读起来让人觉得不够连贯。

片文只事的翻译
德语
fragmentarisch
日语
断片的
法语
fragmentaire
英语
fragmentary
片文只事的字意分解
piàn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同本义。
3:扁而薄的东西。
4: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5:雪花。
6: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7:微小;微少。
8:形容薄而成片的东西。
9: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piān
1: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zhī
1:(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2: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3:单数;奇数。
zhǐ
1:(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3: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4:用于句中。
5: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6:(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7:仅;仅仅。
8:又。
9:唯此;无它。
10:本,本来。
11:直;一直。
12:指示代词。
13:作,做。
14:用在句中。
15: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片文只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iàn wén zhī shì)。abcd式组合,片文只事意思是:形容语言或文章简短、零碎,不成系统或不够完整。 提醒我们在表达和写作时应注意完整性和系统性,避免片面和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