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生异议 wàng shēng yì yì

abcd式
拼音wàng shēng yì yì
注音ㄨㄤˋㄕㄥㄧˋㄧˋ
繁体妄生異議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妄生异议的解释
指无根据地产生不同意见或看法,常用于形容不必要的争议或分歧。
出处

1.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永徽六年》:“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一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

2.

该成语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原文为'妄生异议,徒乱人意'。
寓意
提醒人们在交流和合作中要避免无根据的争议,保持理性和团结。
列子

1.

讨论方案时,大家应该理性分析,不要妄生异议。

2.

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不应妄生异议,影响团队效率。

3.

面对朋友的建议,他总是妄生异议,显得难以相处。

4.

在家庭聚会上,亲戚们不应妄生异议,破坏和谐气氛。

5.

课堂上,同学们应认真听讲,不要妄生异议,影响教学秩序。

6.

还京,下刑部治罪,比挟诈欺公、~律,坐斩决。 ★《清史稿·尹壮图传》

妄生异议的翻译
德语
unbegründete Einwände erheben
日语
根拠のない異議を唱える
法语
soulever des objections infondées
英语
raise baseless objections
妄生异议的字意分解
wàng
1:(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2:同本义。
3:虚妄,极不真实。
4:不法,胡作非为。
5:狂乱,毫无约束。
6:荒谬,荒诞。
7:相当于“凡”。平庸。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1:(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2:同本义。
3:评议是非。
4:选择。
5:议处;议罪。
6:议论,特指议论政事。
7:(yí)。忖度。
8: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

妄生异议,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àng shēng yì yì)。abcd式组合,妄生异议意思是:指无根据地产生不同意见或看法,常用于形容不必要的争议或分歧。 提醒人们在交流和合作中要避免无根据的争议,保持理性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