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手舞脚 zhī shǒu wǔ jiǎo

abac式
拼音zhī shǒu wǔ jiǎo
注音ㄓㄕㄡˇㄨˇㄐㄧㄠˇ
繁体支手舞脚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支手舞脚的解释
形容人忙碌而手忙脚乱的样子,有时也带有轻微的贬义,强调动作的杂乱无章。
出处

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王悛有了酒意,做出财主的样式,支手舞脚的发挥。”

2.

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十回:'只见他支手舞脚,说了一回。'
寓意
提醒人们在忙碌时要保持冷静和有序,避免因慌乱而导致效率低下。
列子

1.

妈妈在准备晚餐时,弟弟妹妹在一旁吵闹,她支手舞脚地应付着。

2.

小王第一次上台演讲,支手舞脚,紧张得不得了。

3.

在拥挤的市场里,摊主支手舞脚地招呼顾客。

4.

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项目,大家支手舞脚地加班加点。

5.

小李在收拾行李时,支手舞脚地把东西塞进箱子。

6.

连那些狼虎家人,妖精仆妇,也都没个敢上前~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

支手舞脚的翻译
德语
hektisch und ungeschickt
日语
手足を振り回す
法语
agité et maladroit
英语
flustered and floundering
支手舞脚的字意分解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同本义。
3:枝条
4:分支。
5:支流。
6:祖宗支系。
7: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8:地支的简称。
9:
10:支撑。
11:支开,支派。
12:分,分散。
13:姓。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1:(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2:同本义。
3:钟体的顶部。
4:跳舞。
5:玩弄。
6:鼓舞,振奋。
7:弄,抚弄。
jiǎo
1:(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同本义。
3:足的别称。
4: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5:帮手。
jué
1: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支手舞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 shǒu wǔ jiǎo)。abac式组合,支手舞脚意思是:形容人忙碌而手忙脚乱的样子,有时也带有轻微的贬义,强调动作的杂乱无章。 提醒人们在忙碌时要保持冷静和有序,避免因慌乱而导致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