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寒于水的解释
形容寒冷到极点,比喻环境或气氛非常冷酷、严峻。
出处
1.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
出自《庄子·刻意》:'冰寒于水,寒于水者,冰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环境的严酷性,培养适应和应对的能力。
列子
1.
冬天的北极,气温冰寒于水,让人难以忍受。2.
他的表情冰寒于水,让人不敢靠近。3.
这场比赛的气氛冰寒于水,双方都显得非常紧张。4.
在冰寒于水的环境中,植物依然顽强地生长着。5.
她的语气冰寒于水,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6.
蘧(道愍)始师章(继伯),~。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七·南齐》:“”冰寒于水的翻译
德语
kälter als Eis
日语
氷よりも冷たい
法语
plus froid que la glace
英语
colder than ice
冰寒于水的字意分解
bīng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y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7: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8: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9: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0:
11:姓。
shu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同本义。
3:特指河流。
4:泛指一切水域。
5:大水;水灾。
6:五行之一。
7: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8:指水军。
9: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10:泅水,游泳。
11:用水测平。
12:姓。

冰寒于水,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īng hán yú shuǐ)。abac式组合,冰寒于水意思是:形容寒冷到极点,比喻环境或气氛非常冷酷、严峻。 提醒人们要注意环境的严酷性,培养适应和应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