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瘟不火 bù wēn bù huǒ

abac式
拼音bù wēn bù huǒ
注音ㄅㄨˋㄅㄨˋㄨㄣㄅㄨˋㄅㄨˋㄏㄨㄛˇ
繁体不不瘟不不火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不瘟不火的解释
形容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状态平稳,不引人注目。
出处
出处不详,常用于现代语境中描述事物发展平稳的状态。
寓意
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接受平稳的状态,保持平常心。
列子

1.

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不瘟不火,观众评价一般。

2.

她的博客更新频率不瘟不火,但粉丝们一直很支持。

3.

这家餐馆的生意不瘟不火,常客不多但也不少。

4.

他的演讲风格不瘟不火,既不激情澎湃也不冷场。

5.

这款新产品上市后销量不瘟不火,市场反应平平。

6.

这部~的戏剧让人提不起兴趣。

不瘟不火的翻译
德语
weder heiß noch kalt
日语
不温不火
法语
ni chaud ni froid
英语
neither hot nor cold
不瘟不火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ēn
1:(形声。从疒(chuáng),昷(wēn)声。本义:瘟疫) 同本义。
2:(像得了瘟病似的)神情呆滞、没有生气的。
3:愚笨的。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不瘟不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wēn bù huǒ)。abac式组合,不瘟不火意思是:形容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状态平稳,不引人注目。 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接受平稳的状态,保持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