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恶不悛的解释
形容作恶多端而不知悔改,继续为非作歹。
出处
1.
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2.
出自《汉书·王莽传》:'莽犹不悛,为恶益甚。'寓意
警示人们要知错能改,否则将继续沉沦于恶行。
列子
1.
小偷被抓后仍然为恶不悛,不肯认错。2.
他屡次犯错却为恶不悛,让人失望。3.
这个坏人为恶不悛,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4.
即使受到警告,他依然为恶不悛,继续作恶。5.
为恶不悛的恶霸终于被村民们驱逐出村。6.
这个人~,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为恶不悛的翻译
德语
unverbesserlich und weiterhin Böses tun
日语
悔い改めずに悪事を続ける
法语
impénitent et continuer à faire le mal
英语
unrepentant and continue to do evil
为恶不悛的字意分解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è
1:(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同本义。
3:泛指一般罪恶。
4:恶人;坏人。
5:丑陋。
6:坏;不好。
7:污秽;肮脏。
8:贫瘠。
wū
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2:表示惊讶。
ě
1:要呕吐的感觉
wù
1:讨厌;憎恶。
2:嫉妒。
3:诽谤;中伤。
4:忌讳。
5:羞耻,羞愧。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uān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3:悔改;改变。

为恶不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èi è bù quān)。abcd式组合,为恶不悛意思是:形容作恶多端而不知悔改,继续为非作歹。 警示人们要知错能改,否则将继续沉沦于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