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穴之士的解释
形容隐居在山洞中潜心研究学问的人,常用来比喻那些不问世事、专心治学的人。
出处
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2.
出自《论语·公冶长》,孔子说:“吾党之士狂简,岩穴之士清高。”寓意
强调对学问的执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体现了一种高洁的人生追求。
列子
1.
他辞去公司高管的职务,甘愿做一名岩穴之士,潜心研究哲学。2.
退休后,老教授选择成为岩穴之士,专注于自己钟爱的古典文学研究。3.
朋友们都觉得他是个岩穴之士,因为他总是在家研究各种科学实验。4.
她不喜欢应酬和社交,宁愿做个岩穴之士,独自享受阅读的乐趣。5.
他虽然是岩穴之士,但他的研究成果却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
圣祖皇帝诏求~,九卿公举九人。 ★清方苞《张朴村墓志铭》岩穴之士的翻译
德语
Einsiedlergelehrter
日语
隠者の学者
法语
érudit ermite
英语
hermit scholar
岩穴之士的字意分解
yán
1:(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同本义。
3:山峰。
4:高山。
5: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6:高险。
xué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2:同本义。
3:墓穴;埋棺材的坑。
4:动物的窝。
5:指敌人或奸人盘据、藏匿的地方。
6:地道。
7:水道。
8:穴居;穴藏。
9:挖凿;洞穿。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岩穴之士,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xué zhī shì)。abac式组合,岩穴之士意思是:形容隐居在山洞中潜心研究学问的人,常用来比喻那些不问世事、专心治学的人。 强调对学问的执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体现了一种高洁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