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门 zú bù chū mén

abac式
拼音zú bù chū mén
注音ㄗㄨˊㄅㄨˋㄔㄨㄇㄣˊ
繁体足不齣門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足不出门的解释
形容人足不出户,不出门的意思,通常表示人在家中或某一地点不外出活动。
出处

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2.

出自唐代韩愈的《送孟东野序》:'足不出户,坐而论道。'
寓意
强调人在某一地点长时间停留,体现一种安稳或被动的生活状态。
列子

1.

疫情期间,他足不出门,通过网络学习和工作。

2.

为了完成这本书的写作,她足不出门,专心致志。

3.

天气太冷,他足不出门,选择在家中运动。

4.

为了照顾生病的家人,她足不出门,承担起所有的家务。

5.

在假期里,他足不出门,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

足不出门的翻译
德语
zu Hause bleiben
日语
家から出ない
法语
rester à la maison
英语
stay indoors
足不出门的字意分解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m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3: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4:门前,门口。
5: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6:门径;诀窍。
7:家;家族。
8: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9:守门。
10:攻门。

足不出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ú bù chū mén)。abac式组合,足不出门意思是:形容人足不出户,不出门的意思,通常表示人在家中或某一地点不外出活动。 强调人在某一地点长时间停留,体现一种安稳或被动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