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见不鲜的解释
形容某事经常发生,已经不足为奇。
出处
1.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天久慁公为也。”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这班人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压良善,屡见不鲜。'寓意
提醒人们对常见现象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视而不见。
列子
1.
商场里顾客排队购买促销商品的景象屡见不鲜。2.
小区里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屡见不鲜。3.
在公园里看到有人跳广场舞已经屡见不鲜。4.
学生们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屡见不鲜。5.
公司员工加班到深夜已经屡见不鲜。6.
搜身的纠葛,在香港~。 ★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屡见不鲜的翻译
德语
ein häufiges Phänomen
日语
よく見られる
法语
un phénomène courant
英语
a common occurrence
屡见不鲜的字意分解
lǚ
1:(从尸,娄声。本义:多次) 同本义。
jià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7:看法,见解。
8: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9: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xiàn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ān
1:(会意。从鱼,从羊。“鱼”表类属,“羊”表味美。本义:鱼名。出貉国)。
2:假借为鱻。鲜鱼,活鱼。
3:鲜美的食物。
4:新鲜。
5:鲜明;明洁,洁净。
6:味美。
7:夭折的,早死的。
xiǎn
1:非常少,很不多。
2:缺少;不足。

屡见不鲜,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ǚ jiàn bù xiān)。abcc式组合,屡见不鲜意思是:形容某事经常发生,已经不足为奇。 提醒人们对常见现象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