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相干的解释
形容两件事情或者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或联系。
出处
1.
宋·陈亮《谢留丞相启》:“苟其有少或似,所当明辩于十目之严,至于了不相干,宁肯依违于众口之铄。”2.
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了不相干,事无巨细,悉以咨之。'寓意
强调事物之间的独立性和无关性,提醒人们不要混淆不同的事物。
列子
1.
这件事和他的决定了不相干,他完全不需要考虑。2.
这两个问题了不相干,我们可以分别讨论。3.
她对这个话题了不相干,所以没有参与讨论。4.
这个故事和现实生活了不相干,纯属虚构。5.
他的行为和我们的计划了不相干,我们继续按原计划执行。6.
鹏振本来还想说两句,然而夫人的谈锋甚健,不要为~两句话惹着她又谈个不歇。 ★张恨水《金粉世家》第一百九回了不相干的翻译
德语
völlig unabhängig
日语
全く関係がない
法语
complètement sans rapport
英语
completely unrelated
了不相干的字意分解
liǎo
1:(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手弯曲。
3: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4:结束,了结。
5:聪敏,颖慧。
6:明亮,光亮。
le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gā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2:同本义。
3:岸;水畔。
4: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故金陵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
5:捍卫。
6:触犯;冒犯;冲犯;冲。
7:又。
8:立,建立。
9:求,求取。
10:干预;干扰。
11:关涉;牵扯。
12:(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gàn)声。①本义:天。②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13:同引申义。
14:枯竭。
15:干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
16:使干,竭尽。
17:怠慢;使对方难堪。
18:又。
19: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20:徒然,白白地。
21:虚假地,表面地。
22:姓。
gàn
1:(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2:同本义。
3:木名。柘树。
4:主干。
5:引申为本质。
6:胁。
7:效果;用处。
8:地位低下的官吏。
9:做,从事于或忙于做某事,尤指从事某项职业。
10:主管。
11:护卫,遮挡。
12:干练。
13:乱。
14:姓。

了不相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ǎo bù xiāng guān)。abcd式组合,了不相干意思是:形容两件事情或者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或联系。 强调事物之间的独立性和无关性,提醒人们不要混淆不同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