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而理的解释
形容事情处理得非常顺利,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出处
1.
清·周在浚《行述》:“潍,剧邑也,事繁丛弊,先大夫以书生受事,迎刃而理。”2.
出自《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原句为“迎刃而解”。后演变为“迎刃而理”。寓意
强调解决问题的高效和顺利,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从容。
列子
1.
小李在数学竞赛中,迎刃而理解决了所有难题。2.
有了新软件的帮助,数据处理变得迎刃而理。3.
经过系统的训练,运动员们迎刃而理地完成了比赛。4.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迎刃而理解决了实验中的难题。5.
有了详细的攻略,游戏通关变得迎刃而理。迎刃而理的翻译
德语
mit Leichtigkeit
日语
容易に
法语
avec facilité
英语
with ease
迎刃而理的字意分解
yíng
1:(形声。从辵(chuò)。本义:遇,相逢)。
2:同本义。
3:迎接;欢迎。
4:迎合;逢迎。
5:投降。
6:面向着,正对着。
rèn
1:(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2:同本义。
3:刀剑一类利器。
4:长度单位。
5:杀死,弄死。
6:磨。
7:柔软而坚固。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lǐ
1:(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义。
3:治理;管理。
4: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5:又。
6:温习;熟习。
7:区分;辨别。
8:理睬,理会。
9:操理。
10:纹理;条理。
11:法律;司法官。
12:道理,义理。
13:又。
14:使者。
15:媒人。
16:狱官。
17:治理得很好。

迎刃而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íng rèn ér lǐ)。abac式组合,迎刃而理意思是:形容事情处理得非常顺利,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强调解决问题的高效和顺利,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自信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