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迹萍踪 gěng jì píng zōng

abcd式
拼音gěng jì píng zōng
注音ㄍㄥˇㄐㄧˋㄆㄧㄥˊㄗㄨㄥ
繁体梗踖萍蹤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梗迹萍踪的解释
形容行踪不定,飘忽不定,如同浮萍一般。常用来形容人行踪不定,难以捉摸。
出处

1.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怎发付梗迹萍踪。”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梗迹萍踪,何处可寻?'
寓意
强调人的行踪不定,生活无定所,提醒人们要重视生活的稳定性。
列子

1.

他就像个谜一样,梗迹萍踪,让人捉摸不透。

2.

自从她辞职后,梗迹萍踪,朋友们都不知道她在哪里。

3.

这个神秘的画家,梗迹萍踪,作品却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4.

侦探小说里的罪犯总是梗迹萍踪,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5.

旅行家们梗迹萍踪,探索世界各地的未知角落。

梗迹萍踪的翻译
德语
unauffindbar und unvorhersehbar
日语
行方不明で予測不能
法语
insaisissable et imprévisible
英语
elusive and unpredictable
梗迹萍踪的字意分解
gěng
1:(形声。从木,更声。本义:一种树)。
2: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
3:有刺的草木。
4:草本植物的枝茎。
5:阻塞;阻碍。
6:假借为“抗”。抵御;抗拒。
7:食留咽中。
8:耿直,刚正。
9:强硬;凶猛。
10:大略。
1:同本义。
2:留下的印子。
3: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4:功劳。
5:追踪;追寻。
píng
1:(会意兼形声。从水,苹,苹亦声。本义:浮萍) 同本义。
zōng
1:(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2:同本义。
3:事物的痕迹。
4:追随。

梗迹萍踪,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ěng jì píng zōng)。abcd式组合,梗迹萍踪意思是:形容行踪不定,飘忽不定,如同浮萍一般。常用来形容人行踪不定,难以捉摸。 强调人的行踪不定,生活无定所,提醒人们要重视生活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