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济于事 wú jì yú shì

abcd式
拼音wú jì yú shì
注音ㄇㄛˊㄐㄧˋㄩˊㄕˋ
繁体無濟于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无济于事的解释
指做某事毫无帮助或毫无作用,形容一种无效或无用的状态。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吾无济于事”,意为项羽认为自己已无力回天。
寓意
提醒人们要接受现实,避免在无效的努力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列子

1.

他尝试了很多方法来修理这个旧电脑,但都无济于事。

2.

尽管她努力劝说朋友戒烟,但她的努力无济于事。

3.

他们在野外迷路了,所有的求救信号都无济于事。

4.

小明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结果无济于事,成绩依然不理想。

5.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带伞的人也无济于事,因为伞都被风吹坏了。

6.

遇事需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是~的。

无济于事的翻译
德语
vergeblich
日语
無駄に
法语
en vain
英语
to no avail
无济于事的字意分解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1:(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同本义。
3: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州名。
5: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8:众多。
9:整齐美好的样子。
1:渡过水流。
2:帮助;救助。
3:拯救;救济。
4:成就。
5:停;止。
6:增加。
7:弥补。
8:及,比得上。
9:成;可以。
10:渡口,过河的地方。
11:能干,中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7: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8: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9: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10:
11:姓。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无济于事,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ú jì yú shì)。abcd式组合,无济于事意思是:指做某事毫无帮助或毫无作用,形容一种无效或无用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接受现实,避免在无效的努力上浪费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