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暇接的解释
形容事物繁多,来不及观看或应接不暇。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2.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后人以此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寓意
提醒人们面对多样选择时要保持冷静,合理取舍。
列子
1.
逛夜市时,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小丽目不暇接。2.
在博物馆里,各种珍贵的文物让游客们目不暇接。3.
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朵让摄影师目不暇接,忙着拍照。4.
书店里各类书籍摆放得井井有条,让书迷们目不暇接。5.
走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各种店铺和广告牌让行人目不暇接。6.
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而丰富多采、~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秦牧《菊花与金鱼》目不暇接的翻译
德语
geblendet
日语
目が回る
法语
ébloui
英语
dazzled
目不暇接的字意分解
mù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á
1:(形声。从日,叚(xiá)声。本义:空闲,闲暇) 同本义。
2:——龚自珍《病梅馆记》。
3:悠闲。
4:从容,不慌不忙,大方自如。
jiē
1:(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交合;会合。
3:迎接。
4:接见;接待。
5:靠近;接触。
6:连续;继续。
7:连接。
8:承接,收受。
9:缚。
10:交往,交情。
11:姓。
jié
1:迅速,敏捷。

目不暇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bù xiá jiē)。abcd式组合,目不暇接意思是:形容事物繁多,来不及观看或应接不暇。 提醒人们面对多样选择时要保持冷静,合理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