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不为例的解释
表示以后不再作为榜样或不再重复类似的行为,常用于提醒或警告。
出处
1.
明·沈德符《野获编·中宫外家恩泽》:“时署部少宰杨时乔力谏不从,上但云后不为例而已。”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句为“王必无罪相如,相如素贱人,吾羞,不敢复言”,后人引申为“后不为例”。寓意
强调行为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提醒人们吸取教训,避免重犯。
列子
1.
小明这次作弊被老师发现,老师警告他后不为例。2.
这次活动经费超支了,以后要注意,后不为例。3.
妈妈允许我这次熬夜赶作业,但提醒我后不为例。4.
公司这次破例给员工放假,但经理强调后不为例。5.
这次我帮你做作业,但你要记住,后不为例。6.
这事到此为止,~。后不为例的翻译
德语
nicht wiederholt werden
日语
二度としない
法语
ne pas être répété
英语
not to be repeated
后不为例的字意分解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lì
1:(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2:类;列。
3:可以作依据的事物;例子。
4:规定;规则;条例。

后不为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òu bù wèi lì)。abcd式组合,后不为例意思是:表示以后不再作为榜样或不再重复类似的行为,常用于提醒或警告。 强调行为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提醒人们吸取教训,避免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