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同一律的解释
指逻辑学中的同一律,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某一概念或命题必须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
出处
1.
《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2.
来源于逻辑学概念,常见于哲学和逻辑学著作中。寓意
强调逻辑思维中的一致性和严谨性,避免自相矛盾。
列子
1.
在讨论过程中,保持雷同一律是确保逻辑严谨的重要原则。2.
为了让论文更具说服力,作者必须遵循雷同一律。3.
在辩论中,双方都需要遵守雷同一律,以免自相矛盾。4.
老师强调,写作时要注意雷同一律,避免前后矛盾。5.
在逻辑推理中,雷同一律是基础性的要求。6.
伸纸挥毫,~。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结论内编》雷同一律的翻译
德语
das Gesetz der Identität
日语
同一律
法语
la loi d'identité
英语
the law of identity
雷同一律的字意分解
léi
1:(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2:同本义。
3:剧响,巨大声响 。
4:古酒器名。
5:打雷。
6:,敲击。
7:姓。
lèi
1: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lǜ
1:(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2: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3: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
4: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5:古代爵位的等第。
6:指季节和气候。
7:约束。
8:遵循。
9:击。
10:高。

雷同一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éi tóng yī lǜ)。abcd式组合,雷同一律意思是:指逻辑学中的同一律,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某一概念或命题必须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 强调逻辑思维中的一致性和严谨性,避免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