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履影 zú bù lǚ yǐng

abac式
拼音zú bù lǚ yǐng
注音ㄗㄨˊㄅㄨˋㄌㄩˇㄧㄥˇ
繁体足不履影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足不履影的解释
形容人行走时脚不触及自己的影子,常用来比喻人行走得很快或轻盈。
出处

1.

《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2.

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为“足不履影”,用来形容人行走的速度和轻盈。
寓意
表达对速度和轻盈的赞美,象征自由和活力的状态。
列子

1.

他跑得很快,简直是足不履影。

2.

她在草地上跳舞,足不履影,宛如精灵。

3.

小狗在公园里追逐飞盘,足不履影,非常可爱。

4.

运动员在赛场上奔跑,足不履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5.

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足不履影,充满了活力。

足不履影的翻译
德语
Füße berühren nicht den Schatten
日语
足が影に触れない
法语
pieds ne touchant pas l'ombre
英语
feet not touching the shadow
足不履影的字意分解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yǐng
1:(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2:同本义。
3:字本作“景”。
4: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5:假冒。
6:隐藏。
7:照射。
8:晃动。

足不履影,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ú bù lǚ yǐng)。abac式组合,足不履影意思是:形容人行走时脚不触及自己的影子,常用来比喻人行走得很快或轻盈。 表达对速度和轻盈的赞美,象征自由和活力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