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不骄,败不馁的解释
意思是胜利的时候不骄傲,失败的时候不气馁。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胜不骄傲,败不气馁。
出处
1.
《商君书·战法》“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2.
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曰:胜不骄,败不馁,知难而退,勇者不惧'。寓意
强调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培养良好的心态。
列子
1.
他在比赛中虽然输了,但胜不骄,败不馁,继续努力训练。2.
小明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但他胜不骄,败不馁,依然认真学习。3.
面对困难,她总是胜不骄,败不馁,最终克服了所有的挑战。4.
团队在项目中遇到挫折,但大家都胜不骄,败不馁,继续努力。5.
他虽然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但依然胜不骄,败不馁,保持谦虚。6.
中国运动员~,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胜不骄,败不馁的翻译
德语
Im Sieg nicht übermütig, in der Niederlage nicht entmutigt
日语
勝って驕らず、負けて挫けず
法语
Victoire sans arrogance, défaite sans découragement
英语
Be humble in victory and undaunted in defeat
胜不骄,败不馁的字意分解
shèng
1:(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同本义。
3:战胜,打败。
4:胜过;超过。
5: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6:克制;制服。
7:上升。
8:特指名胜古迹。
9:容积单位。
10:古代妇女首饰。
11:胜利。
12:非常美好;美妙。
13:尽;完。
14: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āo
1:(形声。从马,乔声。本义:六尺高的马) 同本义。
2:傲慢;骄矜。
3:宠爱;爱怜。
4:轻视。
bài
1:(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2:同本义。
3:又。
4:损害;损伤。
5:失败;战败。
6:打败。使…战败。
7:腐烂变质。
8:破旧。
9:又。
10:衰落;破旧;凋谢。
11:灾年;荒年。
12:弊端;过失。
13:姓。

胜不骄,败不馁,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èng bù jiāo, bài bù něi)。abac式组合,胜不骄,败不馁意思是:意思是胜利的时候不骄傲,失败的时候不气馁。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胜不骄傲,败不气馁。 强调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培养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