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瓦不存 piàn wǎ bù cún

abcd式
拼音piàn wǎ bù cún
注音ㄆㄧㄢˋㄨㄚˋㄅㄨˋㄘㄨㄣˊ
繁体片瓦不存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片瓦不存的解释
形容家破人亡,穷困潦倒,连一片瓦都没有的地步。比喻极端贫困或极度衰败。
出处

1.

《宋史·钱若水传》:“况城邑焚毁,片瓦不存,所过山林,林木匮乏。城之甚劳,未见其利。”

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那知他家破人亡,片瓦不存,弄得我一文不名。”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的一切,警惕可能导致极端贫困的风险。
列子

1.

经历了一场大火之后,家中片瓦不存,只能寄居亲戚家。

2.

因为投资失败,他现在已经片瓦不存,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3.

地震之后,村庄片瓦不存,灾民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4.

生意失败后,他片瓦不存,只能卖掉祖传的房子还债。

5.

战争使得这个小镇片瓦不存,居民们流离失所。

6.

我们在少林寺清修,与世无争,你何以派了赃官,将佛门胜地烧得片瓦不存? ★金庸《书剑恩仇录》第二十回

片瓦不存的翻译
德语
nicht einmal ein Ziegel übrig
日语
一片の瓦も残っていない
法语
pas même une tuile restante
英语
not even a tile left
片瓦不存的字意分解
piàn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同本义。
3:扁而薄的东西。
4: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5:雪花。
6: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7:微小;微少。
8:形容薄而成片的东西。
9:延伸的平面或广阔区域(如陆地或水域)。
piān
1: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1:(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同本义。
3:屋瓦。
4: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5: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6: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7:古八音中“土”的别称。
8:地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滑县南。
9:姓。
1:用瓦覆盖;铺瓦。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ún
1:(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同本义。
3:恤问,劳问。
4:访问;问候。
5:思念;怀念。
6:储存;保存;保全。

片瓦不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iàn wǎ bù cún)。abcd式组合,片瓦不存意思是:形容家破人亡,穷困潦倒,连一片瓦都没有的地步。比喻极端贫困或极度衰败。 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的一切,警惕可能导致极端贫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