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而下的解释
顺着水流的方向往下走,比喻顺应潮流或顺势而为。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竺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迳至周瑜大寨前。”2.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坚传》,原文为“顺流而下,水势迅猛”。寓意
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潮流,提醒人们在行动中要懂得借力。
列子
1.
小明在河边玩耍,顺流而下漂到了下游。2.
在选择职业道路时,他决定顺流而下,选择了热门的行业。3.
为了节省时间,团队决定顺流而下进行项目规划。4.
在野外探险时,我们顺流而下找到了新的营地。5.
她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顺流而下,选择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开始。6.
宋子英便叫水手开船,水手们答应一声,抽起跳板把船拦开,点了一篙,那船便~。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六十回顺流而下的翻译
德语
mit dem Strom schwimmen
日语
流れに従う
法语
suivre le courant
英语
go with the flow
顺流而下的字意分解
shùn
1:(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2:同本义。
3:顺从;顺应。
4:教诲。
5:道理。
6:合理的。
7: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
8:逻辑上前后保持一致和合条理的。
9:和顺。
10:谨慎。
11:姓。
liú
1:(会意。本义:水流动)。
2:同本义。
3:顺水漂流。
4: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5:传布;扩散。
6: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7:停留,停止。
8:求取。
9:河川;江河的流水。
10:流派;派别。
11:品类;等级。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顺流而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ùn liú ér xià)。abcd式组合,顺流而下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往下走,比喻顺应潮流或顺势而为。 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潮流,提醒人们在行动中要懂得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