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的解释
指人年纪大了却不死,常用来形容老而不死的状态,带有不满或讥讽的意味。
出处
1.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2.
《论语·述而》:'子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后世引申为老而不死。寓意
提醒人们要接受自然规律,老年人应适时放手,避免过度拖累他人。
列子
1.
邻居家的老王虽然年过八十,但依然精神矍铄,老而不死地活跃在社区活动中。2.
爷爷已经九十岁了,身体还很硬朗,老而不死地照顾着他的花园。3.
老李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坚持每天晨练,老而不死地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4.
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喜欢和小朋友们玩耍,老而不死地享受着生活。5.
老张虽然上了年纪,但依然热衷于学习新知识,老而不死地保持着好奇心。6.
你道俺~是为贼,俺若不死成何济。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老而不死的翻译
德语
alt aber nicht tot
日语
老いてなお死せず
法语
vieux mais pas mort
英语
old but not dead
老而不死的字意分解
lǎo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2: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3:历时长久。
4:排行在最后的。
5:老年;晚年。
6:又。
7: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
8: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
9:指上公。
10:指上卿。
11:指大夫。
12:指大夫的家臣。
13:指群吏之尊者。
14:指父母或兄长。
15:死的讳称。
16:敬爱,敬重。
17:告老。
18:变老;衰老。
19:衰老;衰颓。
20: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sǐ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老而不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ǎo ér bù sǐ)。abac式组合,老而不死意思是:指人年纪大了却不死,常用来形容老而不死的状态,带有不满或讥讽的意味。 提醒人们要接受自然规律,老年人应适时放手,避免过度拖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