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马的解释
比喻危害集体的人或事物,类似于害群之马会给集体带来不利影响。
出处
1.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2.
出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此乃群盗耳,何能为乎?',后演变为害群之马。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防范那些对集体有害的人或事物。
列子
1.
小明总是搞破坏,大家都说他是个害群之马。2.
班级里有个同学老是不遵守纪律,真是害群之马。3.
公司里有个员工经常迟到早退,成了害群之马。4.
小区里有人乱丢垃圾,被大家称为害群之马。5.
队伍里有个成员总是不配合,真是害群之马。6.
赶走~的走狗!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害群之马的翻译
德语
schwarzes Schaf
日语
害群の馬
法语
mouton noir
英语
a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的字意分解
hài
1:(会意。从宀(mián),从口,丰(gài)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危害的根源。本义:伤害,损害)。
2:同本义。
3:妨碍,妨害。
4:谋杀,谋害。
5:妒忌。
6:招致某种后果。
7:加祸。
8:灾害。祸害。
9:险要的处所。
hé
1:何不。
qún
1:(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3:集团,社会集体。
4:泛指多数。
5:指人。
6:指事物。
7:聚集;会合,联合。
8:随俗。
9:众多。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mǎ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害群之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ài qún zhī mǎ)。abcd式组合,害群之马意思是:比喻危害集体的人或事物,类似于害群之马会给集体带来不利影响。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防范那些对集体有害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