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不可耐 jí bù kě nài

abcd式
拼音jí bù kě nài
注音ㄐㄧˊㄅㄨˋㄎㄜˋㄋㄞˋ
繁体急不可耐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急不可耐的解释
形容非常急迫,迫不及待。表示急切的心情或情况已经到了不能再等待的地步。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孔明曰:“吾乃卧龙也,如何肯屈身伏于人下?急不可耐,吾欲自行。”'
寓意
强调一种急迫的心情或情况,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迅速行动。
列子

1.

小明急不可耐地拆开生日礼物,看看里面是什么。

2.

比赛结束后,粉丝们急不可耐地冲向场地,想要得到偶像的签名。

3.

新书发布会上,读者们急不可耐地排队购买,期待已久。

4.

小丽急不可耐地打开信封,想知道考试结果。

5.

孩子们急不可耐地冲向游乐场,想要尽情玩耍。

急不可耐的翻译
德语
kann nicht warten
日语
待ちきれない
法语
ne peut pas attendre
英语
can't wait
急不可耐的字意分解
1:(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紧,紧缩。
3:急躁,着急。
4:迫切;紧急。
5:疾速;快捷;匆忙。
6:指声音急促。
7:着急;使焦虑。
8:以…为急,关切;赶快帮助。
9:重视。
10:急难,危急的事。
11:假期;休假。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nài
1:(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2:同本义。
3:忍耐;忍受。引申为容忍。
4:禁得起。
5:适宜;相称。
6:无奈;奈何。

急不可耐,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í bù kě nài)。abcd式组合,急不可耐意思是:形容非常急迫,迫不及待。表示急切的心情或情况已经到了不能再等待的地步。 强调一种急迫的心情或情况,提醒人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迅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