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不相下的解释
形容各方互不相让,彼此之间没有妥协的意思。常用于描述双方或多方在争执或竞争中的僵持状态。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下。”2.
出自《战国策·燕策二》:'各不相下,燕王不听。'寓意
强调在竞争或争执中坚持己见,不轻易妥协的态度。
列子
1.
在辩论赛上,两位选手各不相下,争论得面红耳赤。2.
两个小孩为了玩具争执不休,各不相下。3.
在象棋比赛中,两位高手各不相下,棋局异常激烈。4.
商场上的两个竞争对手,各不相下,市场份额胶着不前。5.
家庭聚会上,关于旅行计划的讨论,亲戚们各不相下,最终没有达成一致。6.
几个车夫~的加快速度,贪图多得一两个铜元。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九章各不相下的翻译
德语
keiner weicht zurück
日语
互いに譲らない
法语
ne cédant pas l'un à l'autre
英语
neither giving way
各不相下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各不相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è bù xiāng xià)。abcd式组合,各不相下意思是:形容各方互不相让,彼此之间没有妥协的意思。常用于描述双方或多方在争执或竞争中的僵持状态。 强调在竞争或争执中坚持己见,不轻易妥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