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捏作态的解释
形容人不自然地扭动身体,故意做出姿态,显得做作或矫揉造作。
出处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那贾母见他这样扭捏作态,便道:‘你又来了,你这样子我瞧着就不喜欢。’
寓意
提醒人们在社交和表现中应保持自然和真诚,避免做作和虚伪。
列子
1.
她在舞台上扭捏作态,观众看得不舒服。2.
他每次见到新朋友总是扭捏作态,让人觉得很不自然。3.
小明在表演时扭捏作态,结果被老师批评。4.
她扭捏作态地接受了大家的掌声,显得不够真诚。5.
在聚会上,她扭捏作态地和大家打招呼,显得有些做作。6.
我不喜欢你~。扭捏作态的翻译
德语
Affektiertheit
日语
作り笑い
法语
minauderie
英语
affectation
扭捏作态的字意分解
niǔ
1:(形声。从手,丑声。本义:用手拧)。
2:揪住。
3:扭动;摇摆。
4:拧伤筋骨。
5:争执;违拗。
6:掉转,转动。
7:手铐。
niē
1:(形声。从手,从土,曰声。本义:用手指将软的东西捻成一定形状)。
2:同本义。
3:握。
4:假造。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tài
1:(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同本义。
3:情状,神情。
4: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扭捏作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iǔ niē zuò tài)。abcd式组合,扭捏作态意思是:形容人不自然地扭动身体,故意做出姿态,显得做作或矫揉造作。 提醒人们在社交和表现中应保持自然和真诚,避免做作和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