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顽不化 gěng wán bù huà

abac式
拼音gěng wán bù huà
注音ㄍㄥˇㄨㄢˊㄅㄨˋㄏㄨㄚˋ
繁体梗頑不化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梗顽不化的解释
形容顽固不化,固执己见,难以改变。
出处

1.

《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山东有名绿茶,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

2.

出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文为:“梗顽不化,真乃大逆不道之徒。”
寓意
提醒人们要避免固执己见,学会灵活变通,接受新事物。
列子

1.

小明无论怎么劝说,爷爷都梗顽不化,坚持要自己种菜。

2.

面对新技术的冲击,老李仍然梗顽不化,不愿意学习使用电脑。

3.

老师多次解释新的学习方法,小刚却梗顽不化,继续用老办法做题。

4.

妈妈建议换个发型,但小丽梗顽不化,坚持留着长发。

5.

即使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不好,经理还是梗顽不化,坚持要实施。

6.

孟遂奔还县城,投函咨议局,声称烟民~。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西交城文水两县乡民暴动》

梗顽不化的翻译
德语
stur und unnachgiebig
日语
頑固不変
法语
obstiné et inflexible
英语
stubborn and unyielding
梗顽不化的字意分解
gěng
1:(形声。从木,更声。本义:一种树)。
2: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
3:有刺的草木。
4:草本植物的枝茎。
5:阻塞;阻碍。
6:假借为“抗”。抵御;抗拒。
7:食留咽中。
8:耿直,刚正。
9:强硬;凶猛。
10:大略。
wán
1:(形声。从页(xié),元声。从页。本义:难劈开的囫囵木头)。
2:同本义。
3:凶恶的人。
4:引申为浑圆。
5:顽固,不驯服。
6:头脑迟钝; 愚蠢。
7:坚硬。
8:坚强。
9:同“玩”。游戏。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à
1:(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教化。
4:感化;转变人心。
5:募化。
6: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7:死。
8:消除,去掉。
9:习俗,风气。
10:造化。自然的功能。
huā
1:用掉、耗费。

梗顽不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ěng wán bù huà)。abac式组合,梗顽不化意思是:形容顽固不化,固执己见,难以改变。 提醒人们要避免固执己见,学会灵活变通,接受新事物。